稅收籌劃
稅收籌劃 >>
軟件行業企業

軟件行業特征
摘要:軟件產業是典型的知識經濟,是從事知識的提煉、總結、深化和運用的高智力型產業,又是先導型、高效益的綠色產業。更重要的是,軟件是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網絡技術和各個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關鍵支撐技術。軟件產業是一種可以吸收大量人員就業,并可創造高附加值的產業。因此,軟件企業具有明顯的知識型企業的資產結構特征、高成長性和高風險特征。
1、高成長性
軟件企業一般具有高成長的特性,一般只要能開發出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就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很多新創公司就是這樣迅速崛起,從小公司發展成為組織和管理日益完善的大公司。這一特點是生產有形產品的傳統企業所不具備的。
2、高風險性
軟件企業的高投入、高技術、高成長及高收益性同時也造就了它的高風險性。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一個產品開辟出市場,企業迅速成長,一旦決策失誤,企業就會陷入困境,國內統計,創業的軟件企業僅有30%可以存活。另外軟件企業無形資產比例較高的特點也使得它的價值更難把握,當企業經營順暢,市場廣闊的時候,其所擁有的無形資產能夠獲得較高的估價,一旦經營失利,其所擁有的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價值就會大幅降低,因此軟件企業具有風險較大的特征。
3、運營特征
軟件企業是以軟件技術開發、軟件技術成果轉化、提供完整的信息化產品為特征的企業,是從事軟件開發、技術合作、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技術培訓咨詢、技術服務,集研究、開發、測試、銷售、服務等多種經營活動為一體的新型企業。在生產要素構成中,科技投入所占比重大,勞動密集度低,產出本身就是高科技成果;軟件企業運營所消耗的能源(電、煤、百油、水、汽等)較少,但資金、技術投入量相對較高,因此,運營過程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軟件企業的成本集中在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是一切,所以在管理體制上,它和傳統行業不一樣,以激勵為主,監督為輔,現在軟件公司一般實行職工持股的方式,讓員工成為公司股東的激勵模式成為整個軟件企業的經營管理核心。
4、經濟特征
軟件研發成本較高,而隨產出水平變化而變化的可變成本,如原料、勞動、燃料等成本是遞減的,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之和是遞減的,沒有遞增的過程,因此規模經濟是無限的。報酬遞增和自然壟斷特征使行業利潤曲線上仰,傳統行業的利潤曲線開始的水平比較低,盡管它單個的利率比較高,但由于市場規模的有限性,隨著行業大規模、標準化生產以后,產品成本降低,市場容量擴大,整體規模增加,利潤隨之增加,而進入成熟期以后,隨著市場進入者的增加及替代品的出現,產品利潤變薄,整個行業的利潤基本上處在一種平緩的降低階段。而軟件不一樣,軟件除了研發成本以外,幾乎沒有生產成本,因此行業利潤逐步增加。
5、資產價值特點
軟件企業產品的生產不需要大片的土地和廠房,不需要成套的機械加工設備,大部分軟件企業僅需一些普通的辦公室、電腦和網絡設備就可以開發出軟件產品,所以企業廠房、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原材料、存貨、半成品,應收賬款類流動資產等有形資產很少,軟件企業的資產價值主要體現在軟件產品、專利技術、企業管理、人力資源、企業服務、品牌等無形資產中,因此,軟件企業資產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有形資產比重小、無形資產比重大。
軟件行業稅收籌劃
1、高成長性
軟件企業一般具有高成長的特性,一般只要能開發出市場需要的新產品,就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很多新創公司就是這樣迅速崛起,從小公司發展成為組織和管理日益完善的大公司。這一特點是生產有形產品的傳統企業所不具備的。
2、高風險性
軟件企業的高投入、高技術、高成長及高收益性同時也造就了它的高風險性。從企業經營的角度,一個產品開辟出市場,企業迅速成長,一旦決策失誤,企業就會陷入困境,國內統計,創業的軟件企業僅有30%可以存活。另外軟件企業無形資產比例較高的特點也使得它的價值更難把握,當企業經營順暢,市場廣闊的時候,其所擁有的無形資產能夠獲得較高的估價,一旦經營失利,其所擁有的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的價值就會大幅降低,因此軟件企業具有風險較大的特征。
3、運營特征
軟件企業是以軟件技術開發、軟件技術成果轉化、提供完整的信息化產品為特征的企業,是從事軟件開發、技術合作、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技術培訓咨詢、技術服務,集研究、開發、測試、銷售、服務等多種經營活動為一體的新型企業。在生產要素構成中,科技投入所占比重大,勞動密集度低,產出本身就是高科技成果;軟件企業運營所消耗的能源(電、煤、百油、水、汽等)較少,但資金、技術投入量相對較高,因此,運營過程存在較大的不穩定性。軟件企業的成本集中在人力資源,人力資源是一切,所以在管理體制上,它和傳統行業不一樣,以激勵為主,監督為輔,現在軟件公司一般實行職工持股的方式,讓員工成為公司股東的激勵模式成為整個軟件企業的經營管理核心。
4、經濟特征
軟件研發成本較高,而隨產出水平變化而變化的可變成本,如原料、勞動、燃料等成本是遞減的,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之和是遞減的,沒有遞增的過程,因此規模經濟是無限的。報酬遞增和自然壟斷特征使行業利潤曲線上仰,傳統行業的利潤曲線開始的水平比較低,盡管它單個的利率比較高,但由于市場規模的有限性,隨著行業大規模、標準化生產以后,產品成本降低,市場容量擴大,整體規模增加,利潤隨之增加,而進入成熟期以后,隨著市場進入者的增加及替代品的出現,產品利潤變薄,整個行業的利潤基本上處在一種平緩的降低階段。而軟件不一樣,軟件除了研發成本以外,幾乎沒有生產成本,因此行業利潤逐步增加。
5、資產價值特點
軟件企業產品的生產不需要大片的土地和廠房,不需要成套的機械加工設備,大部分軟件企業僅需一些普通的辦公室、電腦和網絡設備就可以開發出軟件產品,所以企業廠房、機械設備等固定資產,原材料、存貨、半成品,應收賬款類流動資產等有形資產很少,軟件企業的資產價值主要體現在軟件產品、專利技術、企業管理、人力資源、企業服務、品牌等無形資產中,因此,軟件企業資產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有形資產比重小、無形資產比重大。
軟件行業稅收籌劃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軟件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軟件企業如何利用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結合自身的企業特征及運營特點,為企業量身定制一套最優稅收籌劃方案,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降低企業整體稅負,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每一家軟件企業必須要關注的問題。
1、企業注冊地的選擇
以軟件產業作為投資方向的企業,應盡可能選擇在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軟件園區內注冊,因為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軟件園主要是國家特許優惠政策執行的投資區,是以吸引境內外資金和技術為主,是高新企業相對聚集的地方。為吸引國內外的軟件企業進駐,地方政府會制定一些特許的扶持政策。
2、適時提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
軟件企業大部分是高新技術企業,但是從企業所得稅籌劃的角度看,軟件企業同時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不能達到進一步節稅的目的。即使在減半期內,軟件企業的所得稅率實際為25%+2=12.5%,低于高新技術企業15%的優惠稅率。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明確企業所得稅過渡期優惠政策執行口徑問題的通知》規定,居民企業軟件生產企業同時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選擇適用高新技術企業的15%稅率,也可以選擇依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稅,但不能亨受15%稅率的減半征稅。也就是說,不能重疊享受優惠政策。
“兩免三減半”屬于定期優惠政策,優惠政策到期后怎么辦?企業的最佳選擇是”兩免三減半”期滿之后,能夠轉而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的優惠稅率。由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為3年,通過復審有效期延長3年,6年后就得重新提出認定。因此,過早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沒有實質意義,在企業享受最后Ⅰ年減半優惠時,提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較為合適,從而順利實現兩種優惠政策的銜接。
3、合理安排獲利年度
根據《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規定,新辦軟件生產企業享受自獲利年度起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合理安排獲利年度也就成了籌劃的核心。需要說明的事,這種調節利潤安排獲利年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稅的效果,但在具體實際操作時,必須做到符合財務制度和稅法要求,否則,就不是納稅籌劃,而是逃稅。
4、產品的技術收入比例的籌劃
許多軟件企業,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產品的銷售,又從事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業務。根據目前稅法,對單位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取得的收入,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免征企業所得稅。
由此可見,對軟件企業而言,技術服務收入較產品銷售收入的稅收待遇更加優惠。在軟件企業開展多種經營的情況下,許多技術服務收入是伴隨著產品銷售收入一起發生的,它們之間并無嚴格的界限,如果能夠利用技術服務收入與產品銷售收入的稅收差別,適當將部分產品銷售收轉變為技術服務收,就意味著將高稅負收入轉變為低稅負收入,從而減輕稅收負擔,增加凈收入。
1、企業注冊地的選擇
以軟件產業作為投資方向的企業,應盡可能選擇在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軟件園區內注冊,因為高新技術開發區以及軟件園主要是國家特許優惠政策執行的投資區,是以吸引境內外資金和技術為主,是高新企業相對聚集的地方。為吸引國內外的軟件企業進駐,地方政府會制定一些特許的扶持政策。
2、適時提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
軟件企業大部分是高新技術企業,但是從企業所得稅籌劃的角度看,軟件企業同時認定高新技術企業,不能達到進一步節稅的目的。即使在減半期內,軟件企業的所得稅率實際為25%+2=12.5%,低于高新技術企業15%的優惠稅率。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明確企業所得稅過渡期優惠政策執行口徑問題的通知》規定,居民企業軟件生產企業同時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可以選擇適用高新技術企業的15%稅率,也可以選擇依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稅,但不能亨受15%稅率的減半征稅。也就是說,不能重疊享受優惠政策。
“兩免三減半”屬于定期優惠政策,優惠政策到期后怎么辦?企業的最佳選擇是”兩免三減半”期滿之后,能夠轉而享受高新技術企業15%的優惠稅率。由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規定高新技術企業資格有效期為3年,通過復審有效期延長3年,6年后就得重新提出認定。因此,過早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沒有實質意義,在企業享受最后Ⅰ年減半優惠時,提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較為合適,從而順利實現兩種優惠政策的銜接。
3、合理安排獲利年度
根據《關于企業所得稅若干優惠政策的通知》規定,新辦軟件生產企業享受自獲利年度起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合理安排獲利年度也就成了籌劃的核心。需要說明的事,這種調節利潤安排獲利年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避稅的效果,但在具體實際操作時,必須做到符合財務制度和稅法要求,否則,就不是納稅籌劃,而是逃稅。
4、產品的技術收入比例的籌劃
許多軟件企業,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產品的銷售,又從事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業務。根據目前稅法,對單位和個人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取得的收入,年凈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免征企業所得稅。
由此可見,對軟件企業而言,技術服務收入較產品銷售收入的稅收待遇更加優惠。在軟件企業開展多種經營的情況下,許多技術服務收入是伴隨著產品銷售收入一起發生的,它們之間并無嚴格的界限,如果能夠利用技術服務收入與產品銷售收入的稅收差別,適當將部分產品銷售收轉變為技術服務收,就意味著將高稅負收入轉變為低稅負收入,從而減輕稅收負擔,增加凈收入。
您目前查看的是軟件行業企業頁面,如果您有需要辦理營業執照、代理記賬、財稅服務等業務,請撥打咨詢熱線:133-233-69667
財稅知識